吉安.慶修院.
等級或指定別: 國家三級古蹟
類別:     祠廟類
建造者:    川端滿二(募建)
創建年代或時期:大正六年(民國六年)
位置:     花蓮縣吉安鄉中興路345號

花蓮的吉安鄉在日據時代是大批日本人移民的主要據點,西元1917年時日人為了安定民心在此區建置了「吉野布教所」,即為現今的慶修院。慶修院在當時除了是日人的精神信仰中心外,具備了醫療所、課堂室及喪葬法事服務處等多種功能



來到花蓮的第一天下午去了許多地方, 行程改了很多次. 本來打算慶修院是最後一天才來的地方. 看到Mobile 01有人介紹. 覺得台灣有這麼像日本式的修道院, 尤其是在花蓮這地方. 他參觀的時間是到下午五點. 我們趕在他最後的20分鐘趕到.



慶修院並不大, 大約3分鐘就可以繞完整個寺廟. 他的位置並沒有想像中好找. 可能是自己的期望比較大吧! 以為他是一家很大的修道院. 修院裡面是不可以帶寵物進去的. 於是我們分成兩批. 不過真的一下子就逛完啦. 弟弟妹妹.蕭波奇都只能在門前徘徊...哈哈..



這就是院中主要的祈福寺吧! 來的時候還可以聽到有人在敲木魚. 在安靜的花蓮中格外的清楚. 如果是在台北是我想可能要敲大力一點囉



女王與我不免於俗的還是在這邊留下觀光客的影子.



真的胖了很多, 回來看到照片都覺得真的很胖.....



嘿嘿 這不就是跟日本一樣的洗手淨水? 我也不知道這叫什麼... 只是感覺是小了一號.



查了一下, 原來這叫做「手水舍」,洗手的小亭子...這不是給你喝水的地方,這是神社裡的手水舍。在正式參拜的時候,首先時整理衣冠,因為進去後代表進入了神明所鎮座的神社,稍微示禮後才進入神社,然後在手水舍清洗雙手與漱口,代表清潔自己的內心與靈魂,日本常說這種做法為「使用手水」。而詳細的做法為先用右手拿杓清洗左手,然後用左手拿杓清洗右手,然後用右手拿杓,將水呈於掌中,後將掌中之水拿來漱口,直接拿杓子對嘴喝是非常不禮貌與錯誤的行為。而漱口之後記得再一次用右手持杓清洗左手。以上是有杓子時的做法.c事實上,這樣的行為最早傳承與日本神話,也是神道中「祓」儀式的縮影,在日本神話中,伊邪那岐命由黃泉之國逃回人間時,為了洗去黃泉之國的污穢,所以在九州日向的阿波岐原利用清流來清洗身體,也因此產生了許多的神明(詳見日本神話網頁)。



後面的鐘. 為什麼要鳴鈴? 因為阿在參拜的時候搖動繩子以讓鈴鐺發出聲響,而在神錢鳴鈴的由來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鈴自古以來就具有除魔的力量,進而演變成舉行神事時鳴鈴的傳統,如神社巫女在跳神樂舞時,便會舞動手上的小鈴鐺。而另一種說法是,鈴鐺清靜的音色可以招來神明,在參拜時搖鈴,將神明招來並許願,讓願望更有效果(?)。



我們來的天氣算不錯了, 氣象局說東半部會下雨. 好險台灣氣象局都不是那麼準. 我們第一天也很僥倖的過著很舒服的一天, 有微風吹過來, 就不會那麼的炎熱. 但是天氣也變得有一點點的陰沉. 照相起來就沒有太多的陽光感覺.



慶修院的旁邊可以看到其他的住宅. 很納悶的是那這樣唸經會不會鄰居都覺得很吵阿... 像片中那是空海大師.





光明真言百萬變石碑.







八十八尊佛像, 日本人擺設佛像與台灣人真的有蠻大的不同, 感覺上就有很大的不同. 自己是覺得看到這樣一排排的時候還以為是...台灣人死掉後的墓碑勒...仔細一看才知道都是XX 菩薩.



院中還有一間擺設許多裝飾品的小販賣部, 看起來生意不太好做的感覺, 來這邊參觀的人似乎都是拍拍照就離開了. 販賣部的前面有一個蓮花池. 池邊也都可以看到一小尊的菩薩雕像.



我們在這邊待了約20分鐘吧! 離開的時候也差不多要5點了吧!  於是我們打算往大陸麵店出發! 那邊可是出了名的煎麵, 蔣經國都曾經去那兒嘗試...晚上打算去鯉魚潭看螢火蟲...不多說啦! 明天在分享給大家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avin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