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2010/02/06
地點: 萬華 華西街
住址:(兩喜號) 台北市萬華區廣州街245號
(頂級甜不辣) 位於「廣州街」與「梧州街」交叉口 (懷念愛玉冰)
首圖: 最近國片電影"艋舺"預告打得很兇的, 那就順便介紹一下我常去的艋舺華西街常吃的小吃吧。首圖是我目前這35個年頭吃過最好吃的滷肉飯,或許這樣講很誇張,不過我就是喜歡他這個味道。滷肉飯有很多種,有名的店家也很多,不過我對這兩喜號的魯肉飯就是情有獨鍾。
艋舺就是我們現在的萬華,又稱文甲,為台北市發源地,即今之貴陽街與環河南路口。清朝雍正元年(1723年),福建泉州三邑之晉江、南安、惠安人士渡海來此地搭建茅屋數棟,販賣蕃薯為生,而漸成小村落,稱為“蕃薯市”。由於當時平埔族人係以獨木舟自淡水河上游載運農產品與漢人交易;平埔族人稱“獨木舟”為艋舺,此為艋舺地名之由來。
平均每個月我都會來華西街夜市逛個一次左右吧,華西街給一班人的映象通常就是蛇酒,紅燈區,龍蛇聚集的地方。他與台北市裡的其他夜市有不同的感覺,士林夜市,通化街夜市,饒河街夜市各有各的特色。我覺得華西街夜市給我一種歷經滄桑,充滿歷史的感覺。來這邊的人年齡層也都比較年長。賣的東西也部太一樣。這幾年手機越來越普及,華西街兩旁就有一堆的小攤位在賣二手手機。
來這邊吃飯我通常會去的吃的有魷魚羹,愛玉冰,甜不辣,跟麻辣臭豆腐。其他的我就覺得普普通通。今天就跟大家介紹魷魚羹甜不辣與愛玉冰吧。
兩喜號魷魚羹,兩喜號魷魚羹」老字號,自1921年創立至今。堅持首選的阿根廷魷魚,以及手工長形旗魚丸來做魷魚羹的主角。老闆娘說,魷魚的處理非常費工夫,光是浸泡以及烹煮就需要花上一天的時間來完成,經過多道的手續後,才能嚐到脆韌有勁的魷魚,再加上新鮮上等旗魚漿製成質地細緻的魚丸。老闆娘解釋說,傳統的做法就是將魷魚以及魚漿分開處理,可以保持各自原本的鮮味,再放入羹湯中,變成了絕無僅有的一羹兩吃獨特料理口味
網路上有人推炒米粉,我倒是比較推滷肉飯,不油膩的肉醬自己來吃看就知道!
老實說我個人吃一碗肉羹和一碗滷肉飯真的不夠,不過這種滿足感卻讓我很回味。士林的生炒魷魚跟這邊的魷魚羹我就比較喜歡士林的.
44
艋舺的兩喜號有兩家店面喔,一家在夜市裡頭,以家已經搬到捷運站與龍山寺旁邊了。兩家都吃過位都都差不多,不過魯肉飯我覺得外面龍山寺外面的比要好吃。哈哈
接下來要介紹的是"頂級田不辣"他有官網喔: http://www.dingtop1.com.tw/about.htm
聽說他特別的地方是他的醬料,真的不錯吃味道很香,我覺得好吃是在於它口感好食材新鮮。其實做生意如果生意好,自然就不會有囤積食材發生,東西自然就新鮮好吃。
一碗甜不辣裡面份量還蠻豐富的,有甜不辣,豬血糕,魚丸,黑輪。
酷~~有水晶餃。
部論是紙碗還是牆壁上都貼滿了他得獎或是有名的明星照片。如果你去看其他的的部落格ㄐ乎都是大排長龍等待的客人,當天我去的時候因下雨天,出來吃的人比較少。不過是幾乎坐滿。
我的對面坐著一對日本人,男的應該是之前來過,他跟女生日文介紹這家小吃店,它們看我拿相機照食物,哈哈感覺是一個不專業拿小相機的台北怪怪男。
吃完甜不辣就幾乎飽足啦,再甜不辣的對面有家"懷念愛玉冰"。傳統的愛玉冰很好吃喔!加入黑糖後更是香甜。
簡單的店面只有賣愛玉冰,用樹膠袋加上一根吸管就特別的有古早味。每次這邊我一定會買一袋來吃,對我來說這是不可或缺的飯後美食。
其實華西街夜市還有幾家店面不錯,例如:豐原排骨麵,龍都冰菓室,方阿九魯肉飯。有機會都可以試試看喔。
- Feb 10 Wed 2010 13:21
[Kの饕食]艋舺萬華.華西街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